宅家防疫,如何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
宅家防疫,如何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
由于新冠肺炎防控的需要,我们的孩子正处于超长寒假中。家长对孩子的抱怨颇多。
………………………………
平时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手机一玩一整天,睡觉、吃饭、上学都得催,总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着。
居家防疫期间,孩子的拖拉现象比平时更严重,孩子也更松散,到底该怎么办啊?......
………………………………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表现。
如果不包办,让孩子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就存在一个问题,造成的大麻烦谁负责?
殊不知,“大麻烦”才是让孩子真正成长的原因。只有孩子承担自己造成的“大麻烦”,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最近,许多单位和公司都陆陆续续开始复工,父母们也要恢复到以往的上班状态。然而,孩子们却暂时仍未开学,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家长要面临孩子留在家中的难题。很多家长开始犯难:孩子尚小,独自留在家中存在安全隐患;正在读书的孩子,能否自觉学习,安排好一日的生活起居?这些确实是让人忧心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淀山湖中心小学校的钟老师来跟大家谈一谈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哪怕是让孩子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会照顾父母、照顾自己的人。”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不懂事、没责任心?因为喜欢亲力亲为的父母,抢走了孩子对于家庭事务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一个孩子只有在被需要和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感悟爱并产生责任感。
在我们淀山湖中心小学校就读的一个四年级女孩王涵子就是最好的案例:她的父母都是淀山湖镇的医务人员,她的爸爸除了做好本科室日常医疗救治及夜班工作外,还主动请缨加入高速卡口新冠肺炎疫情交通检查点的工作,夫妻俩每天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家长去上班了,这位10岁的小姐姐就承担起照顾3岁妹妹的重任,每天负责给妹妹穿衣、喂饭、喂奶;陪妹妹看动画、读绘本;教妹妹唱儿歌、识字、背《三字经》,妹妹玩耍时,还要照看好妹妹,确保妹妹的安全。所以说只要父母舍得放手,没有长不大的孩子。
那么,孩子的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培养,作为家长,我们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呢?
1给孩子更多机会
家长总感觉孩子还小,不需要干太多的活,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干,孩子就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独立当然很难形成。很多事情,只要在安全范围内,我们就要充分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比如,平时让孩子去外面倒个垃圾、帮家长收拾一下碗筷等等,让他们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处理事情。再如我上面讲到的案例,10岁的姐姐独自在家照顾3岁的妹妹,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位姐姐为了不让父母分心,她把妹妹照顾得很好。所以,家长们,不要害怕孩子做不好,给她一个机会,她能做得超乎你想象。
2教孩子自己做事
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向复杂的事情过渡,让孩子自己领悟照顾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做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王子”、“小公主”。比如,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系鞋带,而不是蹲下去帮他系好;当他的衣服可以自己洗的时候,家长就要教他洗衣服;当他能叠被子的时候,家长就教他叠被子。而在上面的案例里,家长因为不放心孩子们自己在家,特地在家里装了摄像头,只要得空就通过手机来看看她们,跟她们说说话,指导姐姐给妹妹喂饭、带妹妹上厕所等等。家长朋友们,有了你们的耐心指导,孩子的独立能力就能慢慢形成。
3让孩子面对挫折
遇到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只要正确引导,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家长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替孩子考虑周全,并解决好处理好,尤其是经历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我们更明白:总有些困难,有些挫折,甚至是磨难,需要孩子独自去面对。比如,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或者处理一些事情时遇到了挫折,孩子可能会发脾气,这时我们不要去训斥他,让他发脾气。等他心情平静下来后再问问他:你这样做有助于解决问题吗?然后引导他正确地面对挫折,养成良好的心态。
4给孩子充分尊重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指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在我上面讲到的这个案例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10岁的姐姐开了个小差,3岁的妹妹就在阳台水池边玩水,一直玩到两只袖子湿到腋窝,水直往下滴。父母下班回家发现后,并没有责怪姐姐,反而充满微笑地对她说:“没关系,我家大宝已经很棒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好、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5让孩子自己决策
自己决策是独立决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应该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孩子的事,家长不要作决定,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判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孩子决策,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
6给孩子足够时间
孩子的独立,并不是通过一两件事就可以养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多给孩子机会,利用好每一个时机,让他们在挫折中反复磨炼,并且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反复锤炼之后,孩子才能具备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有一句话跟家长们共勉: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孩子未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选择放手,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是解放孩子,更是解放家长。只有独立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拥有真正的自由,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那么,就让我们从这个超长寒期开始,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吧!
供稿人:钟琦
淀山湖中心校德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