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中心校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淀山湖中心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教科室
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近年来,学校教科研工作及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未真正起到引领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教师的科研能力薄弱,缺少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建立促进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根据这种情况,特制定新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各项工作,求真务实,追求实效,使教科研工作在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和质量提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1.落实常规管理,加强课题组建设,组织好教师读书、研讨、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思考力、学习力。
2.认真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关注常态教学、教研动向,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组织、指导开展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深入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两大主课题的研究工作。
4.关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师徒结对、外出学习、活动锻炼等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三、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1. 拟定《校本教研现状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2.继续做好十三五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3.承办一次片级教科研活动。 4.继续做好每月一次教科研活动。5.组织教师做好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工作。6.继续做好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
校本培训:7.落实校本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8.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9.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校本培训专题讲座。10.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指导青年教师教科研工作。11.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向、多项交流活动。12.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13.组织教师参加各项教科研评比。
制度建设:14.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15.规范科研活动的全程管理。16.规范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考核管理。
资料建设:17.做好教科研资料收集、整理工作。18.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19.认真编辑2018年学校《教科信息》第1、2期。20.注重其它资料的积累,包括课题研究实验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教育教学反思、课题研究论文、阶段性小结等,及时收集归档。21.抓好学校教科研资料的分类建档工作。
其他工作:22.组织教师论文发表。2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24.协助其它条线和科室做好各项申报及评比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教师成长之路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本学期,我们将着力构建校本交流平台,推进校本研究,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读书反思提升
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坚持“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相结合,鼓励教师广闻博览。
2.专家引领辐射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报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学思想,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并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和操作方法带回来,和大家进行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将邀请专家、教研员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将继续通过名师引领、课堂示范、专题研讨等方式搭建有效的教科研交流平台。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学校将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使教研活动围绕科研课题开展,在科研的理念下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科研化。我们将要求课题组人员每学期都上研究课、实验课,课前课题组人员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人员作重点发言,并向全体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将通过教研检测研究成果,反思课题研究状况,发现并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4.规范外出培训流程
为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工作,本学期继续沿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念和做法,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科研能力。
5.大力倡导反思性教学
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寻找问题,继而转化为课题来研究。
6. 组织论文竞赛活动
本学期,督促每位青年老师积极撰写高质量的论文1-2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并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发表。对于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及向各级报刊杂志的荐稿工作,既要做到积极参与,又要做好沟通、联系等工作,力争教师文章获奖、发表有数量、有广度、有价值、上档次。
(二)规范课题管理,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
不断树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流程,严格把关课题申报、研修等活动。本学期,教科室将定期对各级课题进行阶段推进,检查落实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有效。
(1)各课题组分工必须明确。坚决杜绝只挂名不研究的状况,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对此将进行督促、检查,并根据每位实验教师的研究实际给予考核。课题研究活动必须正常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记录由课题组长负责分配,其余组员积极协作,活动要有方案、总结和体会。
(2)每个课题组成员继续完成个人微型课题研究任务,善于做好资料积累工作。每一学期积累的资料应包括教案、说课稿、评课稿等研究过程文本资料和论文发表获奖、评优课获奖等成果材料,及时更新《个人成长档案》资料。
(三)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教科研的规范化
教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机制。
(1)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负责人、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活动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2)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校本学习、读书及听课纳入教师常规业务检查,教科室开展的各项活动纳入对教师的考核。
(3)做好各种教科研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市教科主任会议
2. 制定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3. 召开子课题组长会议,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任务
三月份:
1. 完善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 制定2017~208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3. 完成“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案评选”的资料整理和上报工作
4. 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公益活动
5. 组织教师制定2018年个人自培计划
6. 组织好三月份的教科研活动(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7. 做好学校课题研究资料网络化管理工作
8. 组织教师参加昆山市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9. 组织教师论文参评或发表
四月份:
1. 做好工作四年内青年教师论文评比
2. 邀请赵文标老师来校作论文修改专题讲座
3. 做好3月份《子课题记录本》和《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手册》的检查工作
4. 参加昆山市小学教科六片研讨活动
5. 组织好四月份的教科研活动(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6. 做好学校课题研究资料网络化管理工作
7. 组织教师参加昆山市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8. 组织教师论文参评或发表
五月份:
1. 组织参加江苏省陶研会第十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 组织参加2018年全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3. 做好综合考评相关资料智慧平台上传工作
4. 参加昆山市小学教科六片研讨活动
5. 组织好五月份的教科研活动(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6. 做好学校课题研究资料网络化管理工作
7. 组织教师参加昆山市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六月份:
1. 召开子课题组长会议,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
2. 做好教师论文发表、获奖统计工作
3. 做好学校课题研究学期总结工作
4. 做好学校2017-2018年度校本培训总结工作
5. 做好学校教育科研学期总结工作
6. 做好学校教育科研综合考评资料上传工作
7. 做好网站科研平台资料的完善工作
8. 做好各类教科研资料归类建档工作
9. 组织教师论文参评或发表